英国上市365平台代表性专业实践活动与成果 |
序号 |
活动或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所属学科专业 |
活动或成果简介 |
1 |
国家标准培训 |
徐格宁 |
机械工程 |
制定国家标准是一种引领行业发展的行为,我校在起重运输机械领域国家标准制定方面具有绝对发言权,国家标准制定完成后需要面向全行业进行培训,接受培训的对象为国内起重机行业技术人员。培训内容紧密围绕新标准的核心技术内容,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对新标准的理解,促进全行业更好地持续发展,培训内容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练等方式持续加强技术人员对标准的理解。 |
2 |
工程机械技术培训 |
陶元芳 徐格宁 |
机械工程 |
我校为太原重工、徐州集团、福建华南重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研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目的是进一步拓展研发人员的专业能力,促进企业研发能力由量到质的提高,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实现相关先进技术和方法在校企间的双向流动。培训内容紧密围绕重型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可靠性等关键要素,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加强企业员工的理论能力,为该企业研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支持与帮助。 |
3 |
起重输送机械技术培训 |
杨明亮 姚艳萍 |
机械工程 |
我校为西安重装韩城煤矿机械厂、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有限公司、太重集团向明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东昌实业有限公司等省内外输送机械专业制造企业的研发人员进行培训,企业产品特征和研究方向同我校输送机械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内容高度契合,培训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培训的方式实现校、企合作与交流的新业态,通过合作交流实现技术和生产经验的双向流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素养,拓展研发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复合型研发人才。 |
4 |
海安太原科大高端装备及轨道交通技术研发中心 |
马立峰 |
机械工程 |
结合海安地区装备制造业技术需求,加速产业创新发展和区域转型升级,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共建高端装备智能化、金属精密成形、先进检测等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与孵化、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政策咨询于一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发机构。推动江苏省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区域创新发展示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四大创新工程,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5 |
山西省原平科昌高端物流技术与装备产业研究院 |
杨明亮 |
机械工程 |
以山西转型发展为契机,加速原平(忻州)地区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促进区域转型和产业创新;整合资源优势,打造集高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院。 |
6 |
“一带一路”对外实践 |
孟文俊 |
机械工程 |
为响应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我校鼓励有合作基础、相同研究课题和发展目标的学校缔结姊妹关系,逐步深化拓展教育合作交流。我校教师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物料搬运及物流系统研究所合作进行生物质固废定量密闭高效螺旋输送设备的研制,促进了中德“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参与泰国著名高校—泰国格乐大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东盟沿线国输入新的文化血液,促进中泰的“一带一路”教育合作。 |
7 |
英国365平台长治科技创新中心 |
张延军 |
机械工程 |
长治市高新区为国家级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学校结合该地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与长治共建英国365平台长治科技创新中心,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煤机装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各类优势资源共享,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长治高新区为中心一期运行提供专项经费及科研办公场所,进一步拓展了校地科技合作的领域,积极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贡献力量,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
8 |
起重机安全运行及产品升级联合攻关任务 |
徐格宁 |
机械工程 |
与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电磁挂梁桥式起重机结构减量化系列设计验证”、“铸造起重机疲劳裂纹影响因素分析”、“格构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结构设计”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将本专业关于起重机及金属结构的相关科研成果实施了转化,研究并确定了企业产品在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为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及产品升级提供技术保障。合作研发了面向起重机械结构的模块化设计软件,并将其应用于海外项目的研发中,研究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 |
9 |
詹阳动力重工-英国365平台应急救援全地形车仿生型悬架系统与生命维持系统联合攻关任务 |
李占龙 |
机械工程 |
联合开展了“极端道路条件全地形运载装备底盘系统与集成化”、“南极与高原装备保障系统开发”、“重型水陆两栖运载装备研发”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将复合仿生悬架技术与低频高阻隔振降噪技术等重大成果应用于特种装备,研究了重型水陆两栖运载装备水下稳定性、操作性和安全性等设计理论与方法,开发了应急救援全地形车高速-重载仿生型悬架系统与生命维持系统。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10 |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矿源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2018年) |
孟文俊 |
机械工程 |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矿源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2018年),由英国365平台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共同承办,大赛以“避障起重机”为主题,面向全国在校研究生及本科生。来自国内23所学校的400多名师生及78件作品参加了总决赛,作品融入了抓取、储存、运输、码垛等技术,应用了形式各异的取货方式和多种传动、传感及控制装置,大大拓展了传统起重机的功能,拓宽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视野。 |